营员们到中国农业大学涿州农场开展体验式教学。(中国台湾网 刘畅 摄)
中国台湾网7月31日涿州讯 (记者 刘畅)7月28日至29日,海峡两岸学农青年农业科研研习营的营员们来到中国农业大学涿州农场开展体验式教学,与农场负责人和项目老师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大陆农业科研和推广的发展。
两岸青年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学习和体验棉花、玉米、果树、牧草田间管理。在玉米等主要农作物高活力种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实验基地,两岸青年听取了教授关于玉米种子活力等知识的讲解,亲身走进田间,认真学习如何受粉和灭虫,并饶有兴致地采摘“水果玉米”来品尝,同学们对科学家培育出这么优良的非转基因品种交口称赞。在无人机测绘与农业航空应用示范基地,家里做台湾水果种植的台湾大学生传系博士游登理对无人机植保技术情有独钟,他说,自己家里种有相当面积的凤梨,人工为凤梨喷洒农药非常耗时费力,这种无人机喷灌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游登理在指导下进行了无人机操控,“我在台湾还没有看过这么大的用于农业植保的无人机,回来一定请老师帮我也订购一台带回台湾,给家乡的农民朋友服务。”
农事实习后,同学们到农场的中农绿能科技集团沼气示范站和国内最大的北农海利种衣剂有限公司参观考察,学员就感兴趣的问题与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度交流。此外,围绕农场发展和吸纳台湾青年人来创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台湾清华大学科管所博士粘纬丰建议中国农业大学具有很好的品牌效应,城市民众应该对科研基地充满兴趣,涿州农场实验基地配套设施成熟,通过农业行销包装在深度观光方向还可以挖掘更大的优势,除了搞科研以外,还可以建立配套设施和产品对公众开放,在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的同时,也开发出一些休闲体验的项目。同时,农场方面也向有意愿来发展的同学介绍了农场未来建设发展的目标和所需的人才和专业,双方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参访中国农业大学涿州农场等地后,研习营还安排两岸学生赴涿州市博物馆、邵村花田和百尺杆镇的泗各庄村进行考察参访,进一步加深台湾青年学生对涿州悠久历史、优秀的古代文化和淳朴的民风习俗的了解。台湾大学生传系学生陈冠廷走进农家院后,结合他家乡彰化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看到这里的乡村非常亲切,因为泗各庄村与彰化很多院墙上的彩绘都很相似,都是历史文化的展示,传统文化同样得到弘扬。他表示,来大陆一直是他心中的向往,特别是能参观到最基层的老乡家,让他觉得大陆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化也得到重视和发展,泗各庄村的村民更是热情好客,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陆农业科技飞速发展,我们这代人有责任促进两岸下一代人在知识、情感、文化上互动交流,互信互谅。”台湾大学生传系副教授王淑美告诉记者,这次活动形式安排多元,将知识和体验相结合,比起单纯的科研来说,教与学的互动性更好,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点,甚至会影响到学生们的择业和学习方向,由衷感谢农业部台办和众多承办单位。(完)
营员们亲身走进棉花试验基地。(中国台湾网 刘畅 摄)
王教授与台湾大学副教授王淑美交流。(中国台湾网 刘畅 摄)
采摘的“水果玉米”。(中国台湾网 刘畅 摄)
游登理亲身体验无人机植保技术。(中国台湾网 刘畅 摄)
营员体验水果采摘。(中国台湾网 刘畅 摄)
参观涿州市泗各庄村建设。(中国台湾网 刘畅 摄)
[责任编辑: 刘畅]